【大干八个月 打赢四大战】三合村陈福州:扶贫政策为勤劳致富插上翅膀
2020-07-24 18:38:5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慧 | 作者:周磊 何伦涛         

文明瑶族乡三合瑶族村陈福州,在扶贫政策的引领下,陈福州一家放开手脚,着力发展养殖业,2019年,陈福州不仅在村里被评选为创业致富“优秀家庭”,同时也成为村里20多户贫困户里科技种养示范户的代表人物,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陈福州的故事。

陈福州今年51岁,早年间一直靠在小垣矿场打矿维持一家的生计,2000年,陈福州年仅5岁的大女儿经历了一场交通事故,住院治疗三年多,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,迫于生活的压力,陈福州一人前往深圳打工,同时陈福州家也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陈福州:当时我们生活压力很大,在农村我们家条件又差一点,路也全部是泥巴路,交通不方便,那时候我就想出去打工,到深圳去找了几天工作,我们文化水平低,很难找到好的工作,只能做一些普工,还要加班才有一千多块钱一个月,因为我家人口很多,压力也很大。

三合瑶族村地处深山,交通不便,素有“七里深坑八里坳,七天八晚走不到”之说,该村共有3331085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52户。省税务局是该村扶贫攻坚包扶单位,为了更好实现脱贫,近年来,三合村积极探索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模式,如对产业项目进行分类实施,不强推不“一刀切”,辐射大部分村民的产业种苗按照“一押二验三退”的制度进行免费提供;对于大户受益的创业致富项目实行“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”模式,项目申报时,项目负责人和村支两委签订协议,在项目成功后以现金或种苗方式返还村集体投资,在这样的背景下,最先受益的自然是贫困户,而陈福州便是其中一个。

陈福州:自从扶贫队来了之后,我们村有了很大的变化,现在路通水通,把我们搬到了安置点,住上了新房子,扶贫队还提供我们鸡苗、肥料、技术培训,现在我们是很有信心,现在我还试养了猪、鱼,就是我想把我家里的条件越搞越好,现在我也很努力,我也很有信心,以后这个日子会越来越好。

通过由省税务局定点帮扶队提供的高山养生鸡苗,他一步一步慢慢摸索,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,成功将鸡苗发展成规模,由最开始的几百只到现在的2000多只。近几年,仅养殖高山养生鸡,陈福州的年收入就达十多万,使他成功脱贫。

陈福州的妻子 徐建兰:现在好多了,现在国家政策好,把我们这里都搞成了新农村,水泥路又搞上来了,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。

在尝到了甜头后,陈福州还自主发展起了藏香猪和草鱼、青鱼、鲤鱼,虽是刚起步,但陈福州很有信心。原先陈福州苦恼的就是缺技术,缺资金,如今,工作队免费提供鸡苗、提供技术指导,还包销售,陈福州发展起产业来相当有冲劲。如今,发展养殖业成了解决家里子女读书问题的最大经济来源。“过去我是贫困户,凡事都要别人帮我一把,现在我想壮大我的产业,去帮助其他更多像我这样的人”陈福州说道。

三合瑶族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海波:陈福州这个村民是贫困村民中的比较有思想的,也比较勤快的一个人,他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他的想法,并且付诸了实施和取得了一些成效,也是我们全村脱贫攻坚的村民的一个缩影,一个代表。

责编:何慧
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